智慧醫療的春天在哪里?
時間:2015-07-14 15:35:05 來源:新電子 點擊量:417
隨著各式感測器蓬勃發展、穿戴式裝置增多,智慧醫療也日益進步,逐漸走向醫療資訊化和開放化。國外已有許多公司積極進軍智慧醫療,臺灣也有諸多廠商想搶攻智慧醫療這塊大餅,但目前在智慧醫療方面,仍以國外發展較成熟,臺灣在智慧醫療領域則面臨健康資料難以掌握、人力吃緊和未具備良好工具等挑戰。
工研院產經中心生活與生醫研究組副組長張映慈表示,多種感測器的出現,促進智慧醫療產業更蓬勃發展。
工研院產經中心生活與生醫研究組副組長張映慈表示,過去即有智慧醫療的概念,但近年該議題熱門是因各種感測器的出現,使得搜集個人健康、運動、飲食等資料的管道增多,同時透過演算法和云端巨量資料分析,并藉由IC產業加入,令醫療更加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醫療資訊化將是加速智慧醫療的關鍵,透過裝置搜集生理數據,并傳送至云端進行巨量分析,可進一步預測疾病,不過智慧醫療僅靠單一公司或電子平臺則難以生存,因此也漸漸走向開放化,以Jawbone、Fitbit、Docomo、TANITA等健康平臺為例,皆呈現跨平臺之姿,透過和不同應用程式、感測器、醫療器材等其他產業合作,有益其發展。
智慧醫療產業目前以國外發展較成功,是因國外多由保險公司推動,公司本身握有被保險人的健康資料,以這些資料為基礎來推動智慧醫療較有利,而臺灣采全民健康保險制,過去無法掌握個人健康資料,但隨著開放健康存摺,可望能更加掌握個人資訊,有利推動該產業;此外臺灣人力吃緊和未具備良好工具,也是該產業無法蓬勃發展的原因,但未來人力方面,可尋求營養師、藥師以及未靠行的復健師共同參與,來改善人力問題。
此外,張映慈也指出,智慧醫療發展的關鍵是要改變過去的醫療模式,也就是要轉換生病才須要看醫生的思考模式。智慧醫療首重“預防”的概念,須趁病患尚未罹病前,便先以病患的醫療需求為出發點著想,提前注意病患健康。
張映慈認為,未來智慧醫療產業發展將有六大趨勢,包括必須從“行動健康”轉變為“聯網健康”,健康資料和誰連結?連結后的加乘效果,譬如巨量資料分析才是關鍵;而該產業將成為客制化分眾市場,因為0歲至99歲的醫療需求不同,針對個別病患對癥下藥才能掌握商機;同時若能結合體驗、預測,以及與整個生態系統整合,可促進該產業更為成熟。
上一條 ·視頻監控將以“物聯”的名義掘金未來 2015-07-14
下一條 ·7月1日起開展零點行動 6家印染企業被停產整治 2015-07-14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陽頭端柱江蘇貝雷_出售陰頭端柱2025-07-01
·銅川醫院食堂承包公司2025-07-01
·供銷座板|熱薦高品質鋼橋廠家供應貝雷片配件 貝雷橋座板質量可靠2025-07-01
·南通工廠食堂承包哪個公司好2025-07-01
·天生街道外包企業食堂在哪找2025-07-01
·哪里有提供支撐架,提供支撐架2025-07-01
·聊城優良大口徑無縫鋼管格 遼寧無縫鋼管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