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技術研發促進新能源外送
時間:2015-07-04 16:14:31 來源:本站 點擊量:312
交直流電網外送電力是緩解甘肅新能源滯漲的重要途徑,而技術研發是確保電網在風火打捆交直流外送條件下安全穩定運行的保障。6月23日,承擔這一重要使命的風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協調控制及安全防御系統項目進入中國電力科技進步獎申報流程。此前,該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電網公司驗收。
這一項目由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牽頭,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南瑞集團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共同參與完成。該項目研究成果支撐了風電配套的規劃火電建設規模從800萬千瓦降至200萬千瓦,有效提高了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條件下的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控制能力,避免了甘肅電網發生大規模風電脫網事故。
風火打捆交直流外送協調控制及安全防御系統項目于2012年立項,2014年年底完成全部研究內容和示范工程建設。2014年,項目成果在甘肅應用一年來,已累計產生經濟效益9013萬元,相當于減少標煤5.91萬噸,分別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氣體排放15.48萬噸、502.3噸和437.3噸,在提高火電、風電機組利用率的同時,緩解了地區環保壓力,增強了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
該項目立足于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充分考慮甘肅未來電網發展和新能源送出模式(即以正在建設的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和已建成的超高壓交流為通道,共同進行風電和火電相結合的電力輸送),從電源端突破了風電機組和火電機組運行控制中相互配合和協調的技術難題,顯著降低了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基地出力大范圍波動。同時,項目從電網角度出發,分析了外送通道交、直流電網相互影響的機理和優化控制技術。
項目通過將新能源送出基地的風電、火電、特高壓直流、超高壓交流等多對象納入一體化控制范疇,整合風電實測及預測信息、火電發電及檢修計劃和電網運行的多方面數據資源,開展在線優化協調控制,并借助多級控制層實現對風火打捆送出基地的安全穩定控制,提高對間歇性新能源的消納能力。
該項目研發了可供推廣的“風火”打捆能源基地交直流外送的協調控制及安全防御系統,建設了1個調度中心站、4個協調主站、10個控制子站和20個風場執行站,實現了對酒泉地區71個風光電廠和火電廠以及750/330千伏高壓交流、±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的控制。
系統的投運可有效控制電網在外送電力時不越限,減少外送功率波動,并為大型風電基地規劃、建設、運行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有效提升電網接納風電的能力水平,具有顯著的應用示范價值。
上一條 ·網絡食品交易戴上“緊箍咒” 電商必須為食品安全負責 2015-07-04
下一條 ·鴻海員工泄密?iPhone 6s設計圖外流、已量產 2015-07-04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茂名高校食堂托管服務商2025-04-26
·工人食堂托管服務2025-04-26
·四川醫院醫聯體預約平臺市場價格2025-04-26
·武威鍍鋅彩鋼凈化板生產廠家2025-04-26
·肇慶飯堂食堂托管服務商2025-04-26
·河南水泥給料機訂購2025-04-26
·江蘇128x64lcd液晶屏定制,128x64點陣顯示屏廠家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