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養殖帶動農民增收
時間:2015-07-03 10:35:03 來源:人民網 ? 點擊量:164
位于黑龍江省西部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省級貧困縣,建設龍江“牧業強縣”是其長期堅持的發展戰略方針,但多年來,當地農民都沿襲著傳統的放養模式,收益少,回報慢,貧困局面難以改善。為此,該縣開始建立養殖基地,帶領貧困戶入社,通過科技養殖,提高農民收入。
杜蒙縣一心鄉的勝利村是全鄉的牧業大村之一,該村氣候干燥、氣溫適宜、光照充足,適合肉羊生長,育肥羊養殖基地項目就在此建立。該基地理事長王麗麗告訴記者,剛開始時,很多農民不敢嘗試,畢竟傳統的放養模式是零成本,而現在,科技養殖需要投入成本,建羊舍、買設備都得花錢。“入社的農戶是按利潤拿分紅,這樣一來,他們就會犯嘀咕,投入這些,要是掙不來錢咋辦?”說到這里,王女士淡淡一笑。后來,事實證明,農戶們多慮了。
勝利村育肥羊采用的是先進的舍飼喂養管理模式,投入成本低,飼養技術簡單,生產周期短、見效快,風險系數低,能很好的保障農民收入。王麗麗介紹,該養殖基地全年養殖2批次,除去成本,能獲得純利潤44萬元,按照合作社和貧困戶2:8的分成比例,貧困戶可收入35.2萬元,這樣一來,110個農戶,僅靠養羊,每年平均分紅可達3200元。此外,合作社還會雇一些農民來幫工,這樣又多了一份收入。
王麗麗還告訴記者,該項目之所以能順利開展,主要是靠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在基地,共有標準化床式羊舍4棟,冷庫1棟,設備1套,辦公室及宿舍各1棟,此外,另有肥羊1100只,粉料機一臺。總投資311萬元,其中財政扶貧資金達300萬元。
然而,科技養殖的成效不僅體現在肥羊養殖產業。素有大慶市“第一個萬頭奶牛大鄉”之稱的克爾臺鄉,近年來,把奶牛規模化牧場建設作為推動奶牛業轉型發展的“牛鼻子”,科學謀劃發展藍圖。杜蒙縣扶貧辦主任馬良告訴記者,克爾臺鄉的牧場養殖主要采取牽牛入股分紅模式和資金入股分紅模式,牽牛入股是指每頭澳牛托養5年后返還1.4倍的利潤,而資金入股則按1萬元年返紅利2000元的標準進行分紅。“在經營過程中,牧場要與農民算好收入賬、人力賬、安全賬,不讓農民吃虧,帶領農民致富。”馬主任說。
奶牛規模化牧場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快奶牛規模化牧場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帶動種植業和相關產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據馬主任介紹,克爾臺鄉在奶牛規模化牧場建設中加大先進科技植入力度,推廣美國DC305牧場管理系統、國內的奶牛場管理信息系統以及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等先進技術,不斷強化科技支撐。
“無論是肥羊養殖還是奶牛規模化牧場建設,都是為了通過項目的實施,改變群眾的思想觀念,增強貧困群眾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意識和自我發展能力,使貧困戶重拾致富信心,提高幸福指數,有效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馬主任說。
新起點,新作為。2015年,杜蒙縣以完成省定7338人的減貧任務為工作目標,堅持基礎設施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人居環境改善與自然生態修復相結合、產業發展與社會事業配套建設相結合的工作方針,保證完成省級貧困縣2019年前完成現有統計在冊貧困人口脫貧的工作任務。
上一條 ·7月3日上海石化乙烯裝置動態 2015-07-03
下一條 ·山東平原使用新型機械化除草機 2015-07-03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湖南長安二手縫紉機2025-07-05
·磁縣社區食堂承包方案2025-07-05
·慈溪小型食堂承包模式2025-07-05
·遼寧工業級磷酸氫二鈉公司,多用磷酸氫二鈉供應2025-07-05
·泰安虹吸排水管材生產商2025-07-05
·廣東寮步二手針車銷售維護2025-07-05
·遼寧工業級磷酸氫二鈉價位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