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生“秀”漢服 文化傳承引“形”“質”之爭
時間:2015-07-02 01:46:59 來源:第一紡織網 點擊量:184
“作為一名來自香港的大學生,我與現場的同學均是第一次接觸到有關漢服的禮儀和知識,在‘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更有一番穿越的體驗。”就讀于香港教育學院的黃瑋琦告訴中新社記者。 1日,來自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院校的百名香港大學生,在西安參與著漢服、行漢禮活動,切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隨著傳統文化回歸潮漸盛,漢服婚禮、漢服開筆禮、漢服祭祀大典等形式多樣的漢服“秀”在中國內地頻頻上演。“漢服”熱折射出民眾對文化傳統關注度的提高,但無論是羽扇綸巾、峨冠博帶的“穿越”體驗,抑或是對傳統文化的喚醒,文化傳承中“形”與“質”之爭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在香港大學讀研究生的吳子樂告訴記者,他希望能夠充分了解漢服的形制與結構。“如能知曉漢服每個部分所蘊藏的文化含義,那將對我理解漢服文化有更大幫助。” 在活動現場,記者發現自拍桿、運動相機、墨鏡……等時尚元素與漢服“混搭”的場景比比皆是,很多學生都存有“漢服就是漢朝的服裝”的錯誤認知。隨后,漢服專家在現場對漢服文化、漢服發史進行介紹,同時,對“大揖禮”、“見長輩禮”、“士相見禮”、“頷首禮”等四種傳統禮儀進行演示,引得在場的香港大學生頻頻效仿。 漢服愛好者胡忠寶介紹,漢服是指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漢民族服裝。雖歷經變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始終未變。 “在香港接觸漢服文化的機會比較少,感覺此番學到的漢服傳統禮儀很受用,如果有機會還想‘試穿’更多款式的漢服。”香港樹仁大學三年級學生葉芷琪對記者笑言。
西北政法大學教授侯學華認為,在文化傳承中,“形”與“質”皆為不可或缺的因素,當下一些年輕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活動的接觸和參與存有獵奇心態。服飾僅是一種表象,還應與文化的本質相結合。
上一條 ·際華集團擬定增80億元 加強主業經營 2015-07-02
下一條 ·車載防盜的關鍵在這里 2015-07-02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銅山承包200人工地食堂哪家企業好2025-07-03
·商洛工廠食堂承包哪個公司好2025-07-03
·畢節承包工地食堂公司2025-07-03
·平涼馬路道牙一平多少錢2025-07-03
·云龍醫院食堂托管聯系電話2025-07-03
·畢節承包醫院食堂電話2025-07-03
·寧波起動機定做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