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農產品市場信息乘上互聯網的快車?
時間:2015-06-24 10:35:54 來源:央廣網 ? 點擊量:151
“互聯網+”時代下,農村信息服務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劉通指出,農產品市場對某一農產品未來的行情有比較準確的預判,而這時,就需要及時把掌握到的信息反饋給農戶,讓滯銷的威脅消失在生產環節之前。
劉通:農戶是在菜出現賣難的時候他才感覺到賣難,但是在市場里,他的菜還沒出現賣難的時候,市場已經感覺了這種菜屬于過剩,即使上市的時候這批菜也會出現賣難。所以我們批發市場做這個,比農戶有種感覺要早,屬于春江水暖鴨先知,但我們需要把這些內容傳導出去。
卓創農業資訊總經理魯華提出,在“互聯網+”的時代,數據就是金礦,因此未來的信息服務要建立全產業鏈數據網絡。
魯華:包括產供銷、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更好地服務于業者。全產業鏈數據網絡,主要包括行業庫與企業庫數據,采集真實準確的數據和挖掘數據背后的相關性,這將成為未來農業領域互聯網+的核心所在。
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由于農村地區的網絡建設相對滯后,導致農業信息資源服務不能順利延伸到鄉村和農戶。該如何解決?農業部市場司副司長王小兵在研討會上拿出寫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他介紹,農業部正在大力建設12316村級信息服務站,也就是益農信息服務社,通過這個橋梁將實現信息進村入戶。
王小兵:未來準備在十三五期間,基本實現全國58.8萬個行政村實現益農信息服務社的全覆蓋。
王小兵同時建議,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應該多用農民更喜聞樂見的方式,這樣才能起到更大的傳播作用。
王小兵:最根源的,我們這些數據要讓農民看得到,聽得懂,能夠理解。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改進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和風險預警,并及時向社會發布消息,合理引導市場預期。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之聲作為公益性對農廣播頻率也在積極探索信息惠農的渠道。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總編輯史敏表示,中國鄉村之聲未來將通過多種傳播手段,助推信息惠農。
史敏:讓農產品信息真正成為農民身邊的金鑰匙,讓我們的市場分析師成為農民致富的貼心人。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拓展我們的傳播終端,傳統廣播要有信息服務,我們的新媒體平臺,網頁、微博、微信都要有策劃這方面的內容,讓農民粉絲可以方便的接觸到農產品信息,切實指導他們的生產和銷售??偠灾痪湓?,信息惠農,大有可為!
上一條 ·農用機械改變內蒙古赤峰山區耕種面貌 2015-06-24
下一條 ·6月24日山西霍家溝PVC報價穩定 2015-06-24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西寧文物展廳公司,珠寶展廳設計2025-11-23
·益陽傳統豆腐乳加工廠2025-11-23
·嘉興醫院就醫助手小程序哪家好2025-11-23
·株洲正規的叛逆孩子學校學費多少,教育青少年叛逆學校哪一個好2025-11-23
·湘潭下飯腐乳價格2025-11-23
·石嘴山地理展館展廳科普館,體育展館展廳展覽館2025-11-23
·衡東叛逆矯正學校哪個學校好2025-11-23

281088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