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沖擊菜粕需求未見底 菜粕期貨跌跌難休
時間:2015-06-17 23:29:19 來源:華夏時報 點擊量:153
本報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隨著今年國家油菜籽臨儲政策取消的塵埃落定,在缺少政府托底收購的情況下,與菜籽相關的加工企業和種植戶都處于相對迷茫的狀態。與往年正值新產油菜籽的上市旺季相比,今年長江流域的油菜籽收購市場卻冷冷清清,油廠貿易商收購謹慎,農戶惜售情緒濃厚。
與此同時,新產菜油和菜粕更是無處可尋,受此影響,自6月11日以來,菜粕期貨主力1509合約連續第4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約4.25%。截至6月16日,菜粕期貨主力1509合約出現止跌跡象,最終收報2021元/噸,跌2元/噸。
種植效益比過低
據記者了解,對于行業內人士來講,菜籽減產的問題已經持續多年。由于近幾年國內菜籽種植面積一直持續下降,今年產區油菜籽總產量出現下降是意料中的事情。雖然各產區今年風調雨順有助于單產提高,但由于油菜種植面積下降較多,油菜籽總產量依然下降。
國際期貨提供的油菜籽供需平衡表顯示,國產菜籽產量已經連續數年減少,2012年至2015年國產菜籽產量分別為1200萬噸、960萬噸、970萬噸、665萬噸,國內油菜籽產量急劇減少。國際期貨分析師謝義欽認為,產量減少的部分原因是農民種植的效益比相對較差,導致種植面積快速降低。
種植油菜籽的收益遠不如種植小麥等作物,從而導致轉種其他農作物。正如南華期貨分析師王晨希舉的例子,油菜籽畝產(每市畝)在260斤左右,以去年的收購價格計算,每畝收入也就是650元。如果種植小麥,畝產是650斤左右,收購價1.18元/斤,合每畝收入是767元。對于農戶來講,種植效益不言而喻。
“我們安徽地區的油菜籽處于無價無市的狀態,在安徽宣城地區,自油菜籽收割上市以來,價格連續下滑。據物價部門監測,開鐮期間,油菜籽收購價格為2.3元/斤,5月底則跌至2.2元/斤,6月初則在2元/斤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跌幅約20%。”位于安徽宣城地區的農戶李軍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油廠不敢收。
隨著農民工工資水平不斷提高,種植農產品的收益相比進城務工差距明顯,撂荒現象越來越多。對此,農產品集購網研究員林國發認為,國家油菜籽收儲政策退出預期明顯,更加挫傷了農民種植菜籽的積極性。綜合而言,種植菜籽投入產出比讓農民覺得不劃算,從而導致種植面積減少。
“去年以來,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尤為明顯的是,大宗商品不斷創下新低,宏觀經濟通縮預期不斷增強,基本面上表現出來供需不平衡,即供過于求矛盾相當突出。就蛋白飼料而言,也是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全球油脂油料(特別是大豆)經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的增產豐收,而需求增速遠不及供應增加的速度,供給過剩越來越嚴重。”謝義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另外,由于菜籽的下游產品是菜油和菜粕,菜粕作為飼料原料,在蛋白市場中比例很低,年消費量僅有豆粕的十分之一左右。對此,王晨希認為,今年豆粕價格大幅下跌是菜籽、菜粕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進口菜籽價格低以及DDGS飼料二季度進口增加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進口多是因為國外的比國內便宜,進口增加確實對國內菜籽價格下跌產生很大作用,使得菜籽的種植收益受到很大影響。
菜粕難言底部
自2008年以來,中國加大了對小麥、水稻等主糧作物的支持力度,油菜籽也實施了臨時收儲,但受益程度低于其他作物,導致實際結果事與愿違,油菜籽產業越扶持越萎縮。現在國產菜籽與國產大豆目前的境況相似,菜籽產量出現大幅下滑,加工業疲弱不振,產業鏈上下游缺乏生機。
對于保障農民收入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菜籽仍然按照市場價格出售,使加工企業運轉起來。往年,菜籽臨儲價格過高使加工企業不敢入市,而且大量成本過高的菜籽壓榨的菜油只能存在國庫中,占用大量國家資金,難以為繼。
“由于全球油料供應過剩,美豆價格跌至其生產成本附近,大豆進口成本僅為3000元/噸,飼料養殖行業低迷,豆粕價格快速下降,壓制了菜粕價格,菜粕價格快速走低。菜籽方面由于目前政策不明朗,菜籽跟隨菜油及菜粕價格走低。”林國發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林國發認為,今年以來國內蛋白需求下降,主要是生豬、禽類存欄下降,特別是生豬存欄下降幅度較大,大麥、高粱替代減少了以豆粕、菜粕、棉粕為主的蛋白原料需求。養殖行業利潤下降,除了過去兩年生豬養殖虧損嚴重外,政府嚴控,減少了肉類需求,根源上減少了蛋白需求量。
另外,今年年初至今,在豆粕價格不斷下跌的過程中,菜粕卻相對保持強勢。對此,謝義欽認為,主要原因為上半年存塘魚的數量大大高于往年,從而促進了即期的菜粕消費,但這也為后期菜粕需求旺季不旺埋下了伏筆,因為存塘魚會推遲新育苗投放從而推遲菜粕需求的高峰。同時近期天量豆粕的到港成為壓垮蛋白飼料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
現在國內的扶持政策由前期的國家臨儲政策改變為直補政策,謝義欽表示,棉花、大豆均已經改為國家直補,一直靠國家財政補貼的臨儲政策是不可持續的,退出歷史舞臺將是必然現象。而在實行直補政策的過程中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疑慮,導致農民、工廠、貿易商等均選擇觀望。
隨著種植效益進一步下降,將進一步擠占菜籽種植面積,農業普遍遇到問題,勞動力價格快速上漲,機械化程度低,播種面積將進一步減少。對此,林國發表示,菜籽價格更多受到政策影響,而菜粕方面主要是跟隨豆粕價格,四季度飼料需求將有所好轉。短期來看,飼料需求偏大,而豆粕供應充裕,拉低國內蛋白原料價格,加上目前菜粕單位蛋白價格偏高,中短期菜粕價格仍將進一步走低。
上一條 ·全信股份終止籌劃資產收購 2015-06-17
下一條 ·民間先行助推“一帶一路” 2015-06-17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武威道閘哪家有2025-04-27
·蘭州東甌廣場私教班2025-04-27
·山東花紋實心輪胎批發2025-04-27
·長安醫院食堂承包電話2025-04-27
·納米級混凝土密封固化劑施工,混凝土密封固化劑多少錢2025-04-27
·武威電動門多少錢,人員通道哪里有2025-04-27
·蘭州五里鋪格斗自由搏擊班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