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至少部分不續作 央行降準概率顯著增加
MNI援引知情人士稱,本月到期的MLF總規模約6700 億元,至少部分不續作。由于當前3.5%的利率不夠有吸引力,銀行要求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分析師表示,在年度中期市場流動性波動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延續以及 MLF不續終止的條件下,降準對沖的可能性明顯加大。
在市場反應上,中國銀行間債市周三早盤現券收益率及IRS(利率互換)小幅上行。新一輪新股IPO開啟,資金面收緊跡象明顯,令市場預期顯謹慎。交易員普遍認為,央行寬松政策基調仍未到改變之時,即便是MLF未續做,未來可能還有后續政策如降準等跟上。
國信證券固收研究則認為,在年度中期市場流動性波動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延續以及 MLF有可能不續終止的條件下,降準對沖的可能性明顯加大,最終這種組合可起到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的作用。
國信此前預測表示,6月17或18日,3月份續做的MLF 操作面臨到期,預計總規模在 6700 億元。從前期商業銀行的行為特征來看,由于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偏弱,信貸投放有限,因此大量資金積壓在銀行間貨幣市場,且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不高,MLF 的利率在 3.5%附近,相對偏高,因此商業銀行主動要求續作 MLF的意愿將較為有限,6月18日 MLF到期面臨收回的可能性。
國信指出,6 月中旬的 MLF 到期不續,相當于降低了超額準備金率大概 0.5 個點,超額準備金率將降低到 2.5%附近,這個水平將回到 1-2 月份時期水平(穩增長前期)。假如 MLF續作終止,則在穩定經濟增長背景下,中央銀行有可能采用其他模式來補充缺失流動性,降準或重新啟動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成為可能。
事實上,降準 0.5個點大致投放資金規模和 MLF到期規模一致,本質上并不增加銀行間體系流動性,但是由于兩種操作對于商業銀行的成本不同,因此在資金總量平衡的情況下,起到的最終效果是降低資金成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