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開拓思路 經驗分享凝聚共識
——“貿易便利化與海關改革”第二屆海關管理高端論壇圓滿召開
2015年5月30日下午3點,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慶四十周年院慶之際,“貿易便利化與海關改革”第二屆海關管理高端論壇于行政樓222會議室召開,邀請多位貿易便利化及海關專業領域專家學者,圍繞當前貿易便利化領域多個熱點問題展開研討。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教授、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江小平主任、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李金恒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春蕊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術刊物部主任崔鑫生教授、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副會長賈懷勤教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教授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樹文教授主持會議。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林桂軍教授就“全球價值鏈發展對貿易政策的影響”為主題發表演講。他首先回顧中國成為全球價值鏈中心的歷史進程,指出自2001年來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發展速度之快主要歸功于緊抓全球產業調整機遇,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其次,作為新的發展動力,“一帶一路”政策支持企業鏈條式轉移,集群式發展,又為我國貿易發展的改革進程助力不少。同時他也提出了如“如何開放服務貿易”、“自貿區成員如何與全球價值鏈布局保持一致”等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他表示要在當下改革浪潮中找尋新的突破口,必須要以從成本為導向的改革到以升級為導向的改革為下一步的發展目標。
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江小平主任的主題著眼于“中國通關時效研究”。他介紹了北京睿庫貿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就此展開的研究項目的基本情況和第一階段的研究發現。向大家展示其初步結論:目前中國實行的區域通關一體化、無紙化通關、單一窗口等政策,對瓶頸問題診斷、確定方法缺乏科學性,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問題研究入手,找出真正的病因,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采取改善措施,將宏觀體制上的問題提出來進行討論,用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研究解決。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所所長李金恒教授展示其“新常態下‘國家外海智庫’ 頂層設計猜想”的課題。該項目以扶持服務與中國正崛起的非公經濟和具有國際市場活力的國內海外經濟為研究前提,重點研究對外經貿和海關服務的民間化、便利化,加快對外經貿和海關的轉型。通過海關深化改革與國家外海智庫建設背景、國家外海智庫引導下海關常態化建設、國家外海智庫引導與海關發展三個方面的綜述,論證建設一個具有真正國際市場研究價值、一個中立學院派影響力的“國家外海智庫”學術機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王春蕊博士主要闡述“FTA發展模式與貿易便利化的推進”問題。通過對世界自由貿易協定發展模式、FTA中的貿易便利化條款的詳細描述和分析,指出我國要抓住機遇,利用FTA推進中國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
論壇進行至圓桌論道環節,崔鑫生教授、賈懷勤教授、屠新泉教授分別以貿易便利化定義、增加值貿易與貿易增加值的區別聯系、一帶一路方針的潛能與風險為切入點,發表演說并交流觀點,不時有參會的老師、學生提問、發言,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將論壇的氣氛推向高潮。
論壇圓滿落幕,專業學者的分享交流為大家獻上一場的精彩的學術盛宴。本次論壇的舉辦開拓思路,凝聚共識,不僅為海關總署等相關政府部門建言獻策,也同步推動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快速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