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面對產能外遷 正在經歷危險期
時間:2015-05-25 12:42:22 來源:中國紡織網 點擊量:167
東南亞地區作為新興的市場力量,勞動力成本確實比國內具有較大優勢。蘇州恒潤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瑋說,目前柬埔寨勞動力的月工資起點在120美元左右,而長三角地區基本上在600美元到800美元之間,確實高出一大截。孚喜紡織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吳渭清說,即使考慮到加班費和其他開支,東南亞地區工人月收入在220美元左右,也仍然要比國內低許多。目前這家企業在國內的工廠有200多人,在海外的兩家工廠則分別有1000多人,形成了“倒掛”局面。
但和外界猜想不同,勞動力價格并不是中國企業在海外發展工廠的主要動力。多位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產業配套欠缺、當地水電基礎設施依然有待完善、工人勞動技能數量程度有較大提升空間,服裝企業在海外的綜合生產成本并沒有明顯優勢。以恒潤為例,海外工廠主要負責最后的成衣,所有的面料和零配件都要從中國運輸過去,而高端產品也仍然留在國內生產;在孚喜,國內工廠的生產效率約為海外工廠的2.5倍,這幾乎使單個工人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消失的一干二凈。
“在我們業內看來,不該用產能轉移來看待海外工廠,因為事實上海外和國內工廠并不是替代關系,不是海外開一家、國內關一家這種情況。海外工廠更多是中國服裝制造的新產能、新渠道,它們和國內產能更多屬于一種互補模式。”劉瑋說。
事實上,對我國多數紡織服裝企業而言,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的貿易準入門檻才是吸引它們在海外加快工廠建設步伐的主要原因。多位國內服裝企業人士介紹說,目前歐洲、北美等地市場對東南亞部分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鞋帽等實施零關稅政策,而對我國出口同類產品則保持10%以上的進口稅,這就使得海外采購商更偏向于從中國企業的海外工廠進貨,從而大幅拉低自己的銷售成本。
“這更像是全球市場一種自然的調整,也是國內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渠道。作為傳統產業,我們正在經歷一個爬坡期,轉型的內容之一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好的市場布局。”劉瑋說。
劉瑋說,過去幾年來,國內企業都在加快產品往中高端轉移的步伐,產品能力的創新和技術水平的領先才是海外工廠和國內企業并存的根本保障。吳渭清說,向西北、東北地區轉移、轉產,也是一條有效途徑,“畢竟需求擺在那里,沒有垮掉的行業,只有倒掉的企業,我們還會在服裝這個行業上堅持下去。”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服裝出口出現了劇烈波動,1月份下降12.5%,2月份猛增99.4%,3月份再次大跌35.4%,累計下來全季度服裝出口357.9億美元,同比僅微增2%。其中,對歐盟出口增速僅有0.5%,但對東盟出口增幅卻高達13.5%。
上一條 ·羅萊家紡副總裁增持700股耗資3.42萬 2015-05-25
下一條 ·地大學生設計出青花瓷服裝 作品亮相央視 2015-05-25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長青辦事處學校食堂托管哪家便宜2025-04-30
·團風工人預制菜品銷售找哪家2025-04-30
·金華企業食堂承包公司電話2025-04-30
·重慶自制糯米雞廠,早餐糯米雞加盟2025-04-30
·河南絞龍減速機生產廠家2025-04-30
·雙港大型食堂托管找哪家,工人食堂托管團隊2025-04-30
·湖南早餐糯米雞圖片,冷凍糯米雞供應商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