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外匯局公布4月銀行結售匯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跨境資本流動性形勢逐漸改善,當月銀行結匯8876億元人民幣(等值1448億美元),售匯9938億元人民幣(等值1621億美元),結售匯逆差1062億元人民幣(等值173億美元)。
4月銀行結售匯逆差較上月減少3000億元人民幣,境內(nèi)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268億元,較上月回升198億元。再結合前兩天公布的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負轉正增長324億元,均顯示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出現(xiàn)明顯改善。
招商證券研報分析稱,跨境資本流動改善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美元指數(shù)由快速上揚進入盤整期;二是歐洲央行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確實推動跨境資金流入新興市場。
“目前看來,這兩個因素仍在好轉,因此,預計國內(nèi)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趨勢仍會持續(xù),逆差規(guī)模有望進一步收窄,甚至轉為順差。”招商證券研報稱。
除了外部因素外,內(nèi)部也出現(xiàn)相應變化。隨著人民幣匯率止跌反彈,匯率預期改善。企業(yè)和居民配置外匯資產(chǎn)的熱情有所減退,當月外匯存款減少173億美元;而加速償還外匯負債的財務運作方向同樣有所變化,外匯貸款增加52億美元。跨境人民幣由3月的凈流入930億元轉為凈流出696億元。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因此預計,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改善的趨勢尚未結束,貨幣政策仍會延續(xù)穩(wěn)健中適度寬松的基調(diào),降息降準仍然可期,尤其是外匯占款新增量中樞已顯著下滑,特別需要降準提供長期流動性。 (來源:證券時報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