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銀行利潤大幅下滑背后的轉型困境
時間:2015-05-02 09:19:47 來源:周末資訊 點擊量:160
騰訊財經智庫特約 余豐慧 (微博) 注冊高級咨詢師、財經作家
五大行一季報披露完畢,利潤全部跌破2%,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年報顯示,一季度工行利潤同比增速1.36%,建行1.86%,農行1.28%,中行1.05%,交行1.5%。
這是繼一年前五大行利潤增速跌進個位數后,繼續下滑至2%以下的情況。五大行或者監管部門可能會給一季度利潤下滑找出,一季度沒有代表性,收入沒有完全進賬,資產業務也不是時間窗重點等理由。不過,與同期即去年甚至前年一季度利潤相比較,應該具有可比性,能夠看出五大行業績走勢。
我們不妨將近三年五大行利潤走勢以時間軸方式進行觀察。
2013年一季度,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2.08%、8.19%、8.20%、15.66%、11.52%;
2014年一季度,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6.63%、13.65%、13.88%、10.41%、5.56%;
2015年一季度,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36%、1.28%、1.05%、1.86%、1.5%。
五大行一季度利潤下滑原因
五大行近三年一季度利潤呈現大幅度下滑,而今年一季度下滑幅度之大是罕見的,無怪乎媒體用“歷史最差”來形容。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宏觀經濟 形勢不佳。經濟決定 金融 ,目前,宏觀經濟形勢持續不佳,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日趨增大。在這種形勢下, 銀行 利潤不可能置宏觀經濟面于不顧而繼續“躺著賺錢”。
實體企業經營困難。在目前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實體經濟特別是實體企業度日如年、經營異常困難,最終必將傳導到服務業的銀行身上,直接制約著銀行利潤的增速。這只是時間快慢、早晚的問題。
金融資源配置多元化,社會融資多渠道化,使得金融脫媒現象撲面而來,直接對傳統銀行帶來巨大沖擊。目前,傳統銀行的業務領域、地盤越來越少、越來越窄,正在被快速蠶食。五大行經營業績大幅度下滑也許只是剛剛開始,今年二季度或者三季度利潤增速或將出現負增長。
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擊中了傳統銀行特別是至今仍是行政化色彩過濃的四大行的軟肋。其存款、貸款、中間業務三大主體業務被快速蠶食和侵占的程度大大出乎預料。傳統銀行主體業務正在快速萎縮,存款等資金來源正在流失,貸款客戶正在萎縮,支付結算包括銀行卡等中間業務正在拱手讓給網絡第三方支付等等。集中表現為利潤快速下滑。
傳統銀行轉型未果
與此同時,五大行叫喊多年的業務轉型根本沒有任何進展,結果半路殺出互聯網金融徹底動了其奶酪。更加重要的是,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和突飛猛進徹底打亂了傳統銀行的陣腳,使其包括業務轉型等都失去了方向,陷入了深度迷茫之中。
傳統銀行對于互聯網金融從不屑一顧到開始涉足,但由于其思想意識落后,缺乏技術人才,缺乏電商平臺基礎等原因,五大行的互聯網金融很難發展起來。互聯網金融對五大行業務沖擊的結果表現在利潤被蠶食掠奪。
當然,五大行利潤下滑還在為過去非理性宏觀經濟政策買單或付出代價。金融危機時期的盲目擴張投資使得今天的產能嚴重過剩,這已不僅僅讓傳統銀行貸款利息難以收回,還影響了利潤的增速,而且正在威脅五大行的貸款本金安全,甚至連本金都難以收回。接踵而至的就是五大行壞賬的暴露。
報告顯示,一季度五大行不良貸款激增702.58億元,是去年一季度(256.48億元)的兩倍多,并占2014年全年新增全部不良貸款(1318.34億元)的53.3%。這兩個比例令人瞠目結舌。與此同時,五大行不良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不良貸款壓力正在加大。
再者,不良貸款是否全部納入到統計科目里,是否存在有大量不良貸款未入賬的情況,都很值得懷疑。全部入賬的真實不良貸款也許比披露的要多得多。
利潤大幅度下滑,壞賬大幅度增長,兩個最為關鍵指標出現的相互背離的“大幅度”是銀行目前困境的真實寫照,這個真實寫照還將持續“書寫”。
上一條 ·我國快遞業務量6年增長8倍 2015-05-02
下一條 ·外媒:中國文明出游指南禁游客摳鼻 導游可舉報 2015-05-02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尖山街道工地食堂承包公司2025-07-03
·武清大型食堂承包公司電話,學校食堂承包企業2025-07-03
·長沙大型食堂承包企業2025-07-03
·茨竹寫字樓食堂報價方案2025-07-03
·靜海小工廠食堂承包企業2025-07-03
·臺州企業食堂承包公司電話,企業食堂承包聯系電話2025-07-03
·仙桃工人團餐配送電話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