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的市場,大資金相對比較謹慎,上證指數在4500點以下縮量整理,小心翼翼不去觸碰那個或許會讓監管層敏感的點位。而另外一幫代表新經濟、擁抱“互聯網 ”的市場最活躍資金,則繼續在創業板大本營中翻江倒海,今日跳空開盤,高舉高打,一舉突破2900點,再一次刷新歷史新高,如此任性的高度與走勢只能讓人感慨一個字:服!
讓我們看看創業板指數這瘋狂的一路是怎樣轟轟烈烈走過來的。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漲超97%,而同期上證指數僅38%,代表大藍籌的滬深300指數則是35%。再看看熊市那幾年,從2012年12月4日創業板最慘淡的歷史低點585點開始算起,一口氣漲了2年零5個月,漲幅高達3.9倍。這種火爆的行情更催生出了多只“神股”。兩市第一高價股全通教育,今日已經站上370元,距離它去年1月21日上市發行時的30.31元,復權后的價格已經是555元,漲幅超過17倍,而時間不到一年半。業績連年下降的朗瑪信息今年3月還推出史無前例的158.36元/股高價增發方案,并獲得了投資界知名人士的力捧。創業板市值最大的兩兄弟東方財富和樂視網,已經雙雙超越1200億總市值的大關,其中東方財富近期更因擬40億收購西藏同信證券而連拉11個漲停板,甚至逼近業務規模和名氣都大許多許多的華泰證券的A股市值。
創業板的瘋狂確實有必然原因。首先這是牛市,創業板是中國證券市場的補充,最后肯定還是由主板市場來決定中國股市未來漲跌,只要主板市場走勢不到頭,創業板指數就不會走到頭。其次,國家立意調經濟結構、扶持新產業,號召萬眾創業,這些都給組成創業板的中小創新企業帶來巨大的政策利好,流動性好的創業板新藍籌將是活躍資金搶籌的稀缺資源。最后,市場參與人士都心照不宣的一點:監管層監管的只是長期以來代表中國股市根基的上證指數,并不怎么在意創業板指數“越界”。更由于管理層要“慢牛”,兩害取其輕,只能委屈一下大盤指數了。至于創業板指數能走多遠?近看3000必過,再遠點,一切皆有可能,且行且珍惜。但有兩個技術細節需注意,創業板前期雖然漲幅也大,卻基本是以小陽線緩推形態為主,最近連續出現跳空缺口,有點著急趕頂的樣子;雖然指數大漲,但卻有三分之二的板塊內個股沒能跑贏創業板指數,賺錢效應并不算高。
(更多馬后炮點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智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