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演銘:渠道利潤削薄 垂直電商機會到來
時間:2015-04-29 00:42:44 來源:網易財經 點擊量:229
網易財經4月28日訊 互聯網對產業的顛覆熱度傳導至農業,食品、生鮮紛紛由電子平臺而觸網,業內預計農業將是我國產業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此時,原本“躲避中國市場”的酸性水果出口大王熙可集團總裁朱演銘選擇重歸中國市場。
在農業領域,熙可集團每年向美國出口的產品超過一萬個集裝箱,熙可加工的柑橘已經占據美國45%的市場份額。
在此之前,熙可集團對國內的食品終端并無涉足,朱演銘曾公開表示,進入中國市場需要6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因為大部分利潤沉淀在渠道中。“渠道拿走了約60%的利潤。如果從終端的零售價來看,價格的毛利在60%以上才有可能存活”,朱演銘對網易財經表示。
長期以來,渠道利潤分割商品本身利潤已是行業規則,在朱演銘的另一項產業醫療器械領域,終端進口價格要高出產品出廠價十倍,利潤被分流在渠道的每個環節中。
朱演銘稱,2012年是電商發展的分水嶺,電商模式削減了渠道利潤,進入中國市場變得更有效率。正因如此,農業觸網將倒逼新農改。
“這一兩年給我的啟發是互聯網有可能是三農改革的關鍵,因為靠政策的改革是很艱難的,互聯網有可能是中國農業此后的一個真正的突破口?!敝煅葶懻f,“2012年是真正電商成熟的階段,我決定要進入電商,因為天網和地網已經非常完善了。這個時候才有垂直電商發揮的余地。天網指的是Internet生態系統,地網是指的是物流生態系統。最后一公里解決,電商是未來的這個發展方向。中國今后的十年當中,我覺得垂直電商會越來越多,像我們這樣的企業會越來越多?!?/p>
此時的朱演銘準備向國內推出一款果汁產品,并將以此為突破口建立電商生鮮平臺和大健康產業。在兩年內計劃有多款產品陸續上市。
但眼前的現象是,曾打出生鮮牌的超市卻在棄之轉以熟食、餐飲等招攬客流,面對疑問,朱演銘認為,原因是超市生鮮并不是針對互聯網用戶的設計。
“超市的生鮮是爺爺奶奶去的地方。等爺爺奶奶通通買完了以后,到80后、90后去的時候貨架已經空掉了,所以只能在網上買。我的“果的”純鮮榨果汁產品今后90%將在線上,不進商超。”朱演銘表示,當中,他所看到的農業未來的互聯網 是2O2M。兩個O是On line跟Off line,線上、線下。M是mobile,移動端。他預測未來全國快消品市場60%是在網上,40%在網下。但是網下更多的是一些體驗店。“當中的銜接的橋梁是產品。如果沒有產品,沒有可能發生?!敝煅葶懕硎尽?/p>
然而一個不可避免的現實是,不管是智能農業模式興起,還是農業電商模式改變了銷售格局,面臨的問題是農業互聯網人才稀缺,并且產業鏈、投資周期偏長。
朱演銘認為,僅僅是農業觸網仍顯不足,產品附帶的科技含量才是其商業本質,才能將農業、農產品跟消費者鏈到一起?!爸袊袃蓛|兩千多萬的農戶,我經常在說的一句話,中國的小農生產機制導致了中國的食品實際是不可能是安全的。我們做了20多年的時間把公司的核心能力建起來,就是用互聯網的方式來把整個供應鏈管理起來。我一手系著千家萬戶美國的消費者,另外一手系著中國千千萬萬個農戶。比如要用GPS的方式把所有的農戶的定位做到,從產地到貨架,每一個地方都有條碼。把所有的這個條碼統統管理起來,然后才能夠真正通過追溯管理到食品的安全?!敝煅葶懻f,“產品要符合消費者需求,要能夠解決消費者未被滿足的需求,這是回歸到農產品的商業本質?!敝煅葶憦娬{產品的重要性,稱眼下資本涌進農業領域仍處在非常初期的階段。
“農業互聯網門檻非常高的。一些中小企業其實之前已經死在路上了?;ヂ摼W企業,可能三個人就可以做了,但隱患、風險也會非常大。熱錢在農業方面涌,是在看一個概念,但一定要投科技引領的現代農業才有可能。中國目前要做到科技引領的現代農業還離得很遠,大家沖進去,資本不懂農業的時候,吃虧還在后頭。這幾年已經是幾十個億、幾百個億燒掉了,還會再燒。”(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