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未導致資本外流 業內呼吁擴大資本項目開放
時間:2015-04-27 11:23:33 來源:港股要聞 點擊量:193
自2014年11月17日運行至今,五個月過去了,滬港通既未出現此前業界預期的額度不夠,也沒有導致資本的大規模外流。而在滬港通運行平穩的當下,業界再次呼吁擴大資本項目開放。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滬港通運行已5個多月的今年4月23日,總計2500億元的 港股 通投資額度可用余額為1715億元,也就是說只使用了31.4%的額度;總計3000億元的滬股通投資額度可用余額為1729.93億元,也就是說使用了42.34%的額度。從單日額度使用情況來看,滬股通除了11月17日使用完畢外,其余交易日皆有余額,港股通則除了近期的4月8日和9日使用完畢外,其余交易日皆有余額。
“滬港通開通之初就有人問,滬港通之后,資金從內地到香港多還是香港到內地多?我說這需要掌握政策開放手段,掌握一個規律。不能總以為哪一天中國的大門打開了以后,資金就要往外逃了,這個觀念要改變。”在4月25日由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 金融 研究院舉辦的上財同德金融論壇上,對于滬港通開放與資本外流,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劉莉亞稱,“現在國內有錢人多了,而美國、加拿大稅收環境不如國內,加上最近 A股 持續走強,有錢人又回來了,所以觀念一定要打破?!?/p>
復旦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陳學彬則稱,隨著國家和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資金會在不同時期流進和流出,這與一個國家和全球經濟環境的對比有關。我們的環境比國際上的好,資金就進來,反之,資金就撤離。滬港通是資本項目開放的政策之一,從目前運行的情況看,資金并未因此而外流。
與此同時,在當前政府管控力度較大的背景下,業內專家多建議以市場為主導,弱化政府監管,更好地擴大資本項目開放。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長談儒勇即呼吁,市場主體才是動力,所以需要有競爭的氛圍,政府要逐步放開對市場環境的管制,鼓勵更自由的競爭,競爭的氛圍、壓力促使了市場 自主創新 。
從境外成熟資本市場的例子來看,香港、倫敦這種很自由、政府管很少的市場,創新動力不竭。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曉菊亦稱,金融本身就是風險的行業,資金具有逐利性,資本項目放開了之后,資金是什么地方有機會、什么地方能獲利就去。目前我們要把握好適當的機會,在整個世界重大格局調整、走出大危機的時候,抓住時機來科技創新。
上一條 ·桂浩明:擴容不足懼 后市仍將上行 2015-04-27
下一條 ·3月FCI環比下降金融條件較上月偏緊 2015-04-27
- 原材料 工業品 服裝服飾 家居百貨 小商品 商務服務 更多分類
-
·隴南商用和面機廠,玉米面條機廠家2025-10-04
·圓形標簽生產廠家2025-10-04
·嘉興鋁蜂窩板公廁隔斷門廠家直供2025-10-04
·惠州幕墻玻璃更換哪家好價格2025-10-04
·東源條碼標簽哪家好2025-10-04
·衢州公廁隔斷墻防潮板哪家好2025-10-04
·深圳條碼不干膠生產廠家,不干膠貼紙貼紙2025-10-04